全面落实新时期党的建设总要求 奋力谱写学院一流发展崭新篇章——辽宁警察学院2023年党建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3/3/27 发布栏目:领导讲话 来源:组织部
2023年党建工作报告
2022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厅党委、省委教育工委的指导带领下,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学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推进党建工作,全面统领和保障学院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旗帜鲜明加强政治建设,“政治建警、政治建校”的办学方针牢固确立。学院党委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在党的建设中把政治建设作为“灵魂”和“根基”,深刻体现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政治能力、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充分发挥学院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修订完善《辽宁警察学院章程》,对2015版《辽宁警察学院章程》做了51处修订,充分体现了公安院校特色。全面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强化学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用,压实学院党委管党治院主体责任。全年共组织召开党委会40次,院长办公会13次,研究部署学院发展建设重大事项,实现民主决策。制定了《辽宁警察学院进一步加强政治建校全面从严治校的实施方案》,着力强化忠诚教育,着力整治突出问题,着力纯洁师生队伍,着力提升政治能力,确保学院师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印发《关于进一步健全学院意识形态工作联系机制的通知》等制度文件,推动解决意识形态领域突出问题,确保广大师生员工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正确政治方向。严格讲座、论坛、报告会的审批,开展了宗教、涉疆、涉港、涉台等专题形势政策教育,筑牢了安全屏障。 (二)守正创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思想根基不断夯实。学院党委始终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委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部署要求,立足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大阵地,扎实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和引导广大师生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学院领导带头、班子成员跟进 、全院上下共同,通过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政治理论学习会、政治培训会、专题辅导报告、专题讲座等形式,第一时间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全体师生5700余人次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中层副职以上领导干部、部分教师代表、学管干部收听收看公安部、教育部、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厅、省教育厅组织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视频会议、专题培训7次,覆盖1470人次。学院党委制定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方案》《关于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轮训方案》等文件,组织召开了动员部署会议,开展了党员干部培训班,主要领导带头作专题辅导报告。集中发放了《党的二十大精神辅导百问》等7种辅导材料,各基层党组织深入开展了“十个一”活动,成立学院党的二十大宣讲团并定期宣讲。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制定了《辽宁警察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实施方案》,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史,制定了4个季度的学习计划并深入开展学习。系统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进课题,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两门思政课入选省级高校示范观摩思政课。构建形成“一主线、三步骤、全程化”忠诚教育体系,以忠诚教育为主线,按照“说理—怡情—践行”三步骤,从开学第一课到毕业最后一课,从思政理论课到专业实训课,全程化开展忠诚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筑牢忠诚警魂。警歌嘹亮合唱团受邀参加“青春心向党 奋进新征程”首届东北三省一区教育系统文艺汇演。 (五)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校园政治生态逐步形成。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以严的主基调正风肃纪,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牢牢把握作风建设特点,围绕教工和学生两大群体,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召开了师德师风警示教育大会,完善考评制度,施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深入推进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和职称评聘办法》有效落实,1个教研室被评为“全国公安教育工作成绩突出集体”,3名教师荣获国家、省级荣誉称号。90余名教师完成进修培训,72名新入职人员完成录警体测体检。在学风校风建设方面,严格落实警务化管理,制定了《辽宁警察学院学管干部考核办法(试行)》《辽宁警察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等规章制度,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升。354人次获得国家、省级奖项。2人荣获“大连市大学生自强之星”,1人入选大连好人榜。组织200名学警和10名老师参加二十大暑期安保任务,共抓获网上在逃人员26人,堵控重点上访人员664人,查获吸毒人员4 人,核查涉疆人员54 人,受到实战单位的表扬。公安类毕业生就业率达98.42%、司法类毕业生就业率达82%、专科毕业生就业率达93.75%。 (六)因势而新加强制度建设,依法治校、依规治校的治理能力有效提升。严格对照《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指南(2019年修订版)》,制定了《基层党组织工作规范》《党支部工作规范》等党建工作制度,为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了依据。以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为抓手,进一步完善了《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工作方案》和《听课制度》,明确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工作的主要职责。组织各基层党组织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关于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关文件,进一步增强制度意识、维护制度权威、强化制度执行、发挥制度作用,切实提升依法治校水平。 (七)党建和业务一体推进,“一融双高”的工作格局正在形成。 一是以党建为引领,统筹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和疫情防控两个关键,推进重点工作实现新突破。起草形成《辽宁警察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自评报告》《辽宁警察学院2022年数据分析报告》,完成了615个任务点材料支撑。精准落实疫情防控政策,筑牢校园疫情防控网。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辽宁警察学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等,每日召开调度会。学院主要领导靠前站位、靠前指挥、主动作为,带领中层干部、学管干部共计70余人连续90多天住校办公,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任务。充分发挥警务化管理优势,坚持学警建制和网格管理相结合,形成“系部——宿舍楼——中队——区队——宿舍——学生”网络管理组织体系,实现了环节联动,快速反应,处置有效。校园督察队联合校园保安队,定期多点位、全区域、无死角开展疫情防控巡防检查,形成了化整为零、以防为控的防控局面。全院上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全面放开疫情防控封控前,实现零输入、零感染、零传播。二是以党建为引领,统筹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两个向度,推动教学工作迈上新台阶。锚定“创建全国重点公安院校”的发展目标,进一步强化专业设置,新申报了警务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和应急技术与管理3个新专业,3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专业获批学士学位授予权,40门课程被确定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获评4项省级本科教学成果奖,获立5项省级本科教学改革项目、3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三是以党建为引领,统筹学术研究和成果转化两个梯度,推动科研工作取得新进展。坚持“为用而研”基本方针,深入推进区域合作化、同城一体化、产学研用一体化“1+1+1+6战略”,建成“社会治安防控”等“六大应用研究中心”,与省厅刑侦局共建“新型犯罪治理研究中心”,组织召开“设备购置与更新贷款建设项目储备论证会”2次,建立省部级实验室等科研平台3个,申报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90项,立项47项,在研项目153项。签订专利成果转化协议1项,实现零的突破。成功举办“首届计算犯罪科学论坛”等学术会议3场,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四是以党建为引领,统筹全警轮训和职业教育两个角度,推动培训工作取得新进展。按照省公安厅关于《全省公安机关“提升履职能力、锻造公安铁军”全警组训全员轮训总体工作方案》要求,成立工作小组,高质量完成省级集中轮训班2期培训共552人。举办6期烟草、企业内保、保险金融、援疆等培训,培训人数达516人。挂牌成立辽宁公安教育训练管理研究中心,负责全省公安民警教育训练的政策、教材等研究研发。加强在职民警继续教育,目前在籍学生共计1500余人,创历史新高。五是以党建为引领,统筹精细化和优质化两个刻度,推动服务工作实现新跃升。顺应国家政策推动,总体申请三年贴息贷款5亿元,开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新篇章。开展政府采购项目合规性审计和年度财务专项审计,针对发现的问题,督促整改。丰富图书馆藏纸质和电子文献资源,完成高教和学报编辑出版任务。后勤维修、物业绿化、环境卫生、食堂服务、车辆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校医院较好完成师生核酸检测等防疫任务。升级改造公安专网实验室,教学保障进一步加强。财务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招标采购工作进一步规范,校园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工会和离退休工作有序开展,教职工送温暖活动和健康体检工作定期进行,离退休人员走访慰问活动按期开展,离退休日常管理服务工作进一步完善。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政治学习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十分注重理论水平和理论能力的培养,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解得还不够到位,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掌握得还不够全面,对于如何更好地用理论指导实践思考得还不够深入。二是党建理论研究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对党建工作前沿理论的研究和了解还不够深入,还没有完全做到党的事业发展到哪里,党的研究就跟进到哪里,党的公安事业发展到哪里,党的理论就运用到哪里。三是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虽然能够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部署安排,但在执行过程中还一定程度上存在宽松软的现象。基层党组织政治理论学习还不够深入扎实,相关学习记录得还不够具体详细,党建活动特色亮点还不够多,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充分,部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还不够突出。 三、下一步党建工作的思路与举措 2023年党建工作主要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和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上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严格对照郑艺副省长提出的“三个一流”“四个坚持”“三个严肃认真对待”要求,围绕立德树人、忠诚育警根本任务,统筹实施政治领航、思想导航、组织助航、作风护航、制度守航“五大工程”,深入对接融入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能力和水平,为把学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公安本科院校,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一)实施“政治领航”工程,牢牢把握学校办学正确政治方向。认真贯彻落实《中共辽宁省委关于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省委以及省公安厅党委重要会议和重点工作安排,增强公安教育工作“坚持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抓”的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创新和改进领导方式,提高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能力。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好“两研究一汇报”“三审三校”等制度,强化舆论宣传和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开展二级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巡察,筑牢意识形态屏障。贯彻执行党委(党组)国家安全责任制,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定期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有效防范和化解学院各类风险隐患,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群团组织制度,推进深化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改革,完善党建带群建、团建工作机制。待公安部、省公安厅政治建警工作会议召开后,召开全院政治建校工作会议。 (二)实施“思想导航”工程,积极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制定《中共辽宁警察学院委员会关于在全院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轮训方案》,对中层副职以上领导干部开展政治轮训。依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利用三个月时间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网络培训。监督检查基层党组织开展“十个一”活动,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全覆盖。制定《2023—2025年全院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实现处级干部3年内参加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省委党校以及其他各类培训(包含校内组织的培训)累计45天或330个学时。科级以下干部每年参加培训累计不少于12天或者90学时。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开展政治忠诚教育、党性教育以及党中央统一部署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用好辽宁“六地”红色资源,引导师生员工践行初心使命。围绕学院召开党代会、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等重点工作,加强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实战、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成就的宣传报道,讲好辽警故事、发好辽警声音。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和《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不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力争推出具有行业影响的理论成果和教学成果,强化在校学生的政治素质养成。以提振信心、凝聚人心为目标引领,围绕忠诚教育、弘扬雷锋精神、疫情防控、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题,创新形式载体,强化教育引导,上好“开学第一课”。推进大连市“省级雷锋式学校”联盟一体化建设,打造学院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课建设品牌。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师生参加“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推出一批师生优秀网络文化作品,提升师生网络文明素养。组织“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系列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继续打造“警歌嘹亮合唱团”品牌,做好新团员纳新工作,加大投入保障,充分发挥合唱团育人功能。组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成立“易班”,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三)实施“组织助航”工程,将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改革、引领发展、创建一流的坚强堡垒。认真组织召开中国共产党辽宁警察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进一步发挥总揽全局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大《中共辽宁警察学院委员会基层党组织工作规范》《中共辽宁警察学院委员会党支部工作规范》等党建工作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指导各基层党组织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和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联系服务群众制度、谈心谈话制度、经常性提醒和批评制度、党日制度以及请示报告制度等,创新工作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做好组织关系转接、党员管理系统维护、党费收缴、党建课题申报等常项工作。组织实施基层党组织书记政治能力提升计划,对二级党组织书记特别是新任二级党组织书记开展换届后首次集中培训。按照省委教育工委发放的发展党员指导性计划,完成发展党员工作。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发展党员问题,配合纪委开展专项督察,针对督察意见深入彻底整改。坚持日常教育和重点教育相结合,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完善党员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好干部标准,全面落实省厅党委“打开正门、堵上歪门,打开前门、堵上后门”要求,结合实际开展“三定”工作,完善干部选人用人机制。制定《辽宁警察学院干部无任用推荐考察暂行办法》,每年在全院正处级以下干部开展一次“民主推优”活动,分类分层建立“推优”数据库。加强干部交流轮岗,年底前交流一批干部。坚持“后继有人”根本方针,制定《辽宁警察学院关于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实施办法》,按照“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数量规模更加科学合理、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的工作目标,形成优秀年轻干部发现常态化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公安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省公安厅关于辽宁公安人才强警工作意见措施,争创人才培养示范单位,构建完善人才智库,推出一批人才建设激励保障措施,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五)实施“制度守航”工程,提升管党治校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水平。在持续抓好制度建设的同时,要把工作重点转到制度的学习宣传、落实执行上来。各级党组织都要强化制度意识,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深入推进依法治校、科学规范管理。今后,凡因制度执行不到位而出现问题,给学院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的,院党委一律严肃追究责任。要健全党建巡察机制,强化指导督促和跟踪问效,确保党建各项部署落到实处。要健全党内外民主机制,真正形成配套衔接、运行科学、保障有力的民主管理制度体系。要健全党员师生管理服务机制,对工作、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的党员进行重点帮扶,建立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档案,定期开展慰问活动。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改善教职员工工作环境、生活条件。要持续推进学院相关历史遗留问题解决,进一步解除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在工作学习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同志们,同学们,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大力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首战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省厅党委和省委教育工委的党建工作要求,深入学习借鉴先进的党建工作经验,以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不断推进学院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